图片:慕尼黑施瓦本医院
图片描述:新冠肺炎患者已在慕尼黑施瓦本医院接受了约三周的治疗。(图片:dpa)
(Süddeutsche Zeitung南德意志报)–
当我朝着克雷门斯·文德纳医师走去时,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问题:应该与他握手吗?还是隔着一段距离打招呼比较好?
文德纳医师是慕尼黑施瓦本医院传染病学及热带病学部门的主任医师,同时也是该院高传染性及致命性疾病特别医疗小组的领导者。该医院负责收治德国首批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也许保持一点点距离不是坏事吧?可是文德纳已经走到面前来,并向我伸出了手。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了。
几分钟前,文德纳医师还戴着呼吸面罩和手套,穿着防护服,戴着有机玻璃防护眼镜,在几间房子之外的传染病区检查病人。今天又有一名病人获准出院,因为他身上已不再检测出病毒。这件事足以让人振奋。况且,文德纳医师现在有时间与记者交谈的事实也表明,目前状况已相对不那么严峻。他现在有时间简单回顾总结自己三周来对付病毒的过程中所习得的新知识。
第一,”保持冷静“。开始的几天,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成群结队的人蜂拥到急诊室,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一定在某处接触过病原体。也有记者在走廊上到处逡巡,寻找那些被隔离的病人。安保部门为此不得不封锁诊所的部分区域。

图片描述:施瓦本的病人在隔离区的日子
拍摄者: Carolin Fries
“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是施瓦本医院内患者们的心声。
近几周来,该医院已成为德国冠状病毒医学中心。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几周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文德纳医师与他的同事们能够证明,即便是轻症患者也具有传染性。“同时我们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和它的近亲Sars病毒不一样,它并非如Sars病毒那样潜伏于深呼吸道中,而是位于喉部上方,随后会向下转移到肺部。”医师表示。
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慕尼黑医院也对此有了新的认识。“症状显现约十天后,我们就在所有患者身上观察到了显著的免疫力。”,文德纳医师说。这十天时间足以让身体识别入侵者,形成相应的抗体并最终使其无害化。
如果文德纳医师及其同事们收集到的数据无误,就说明:当从患者的鼻腔和喉咙中发现的病毒颗粒数量低于每毫升十万时,该患者将不再具有传染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患者在该阶段就可出院。”文德纳说。如今在德国,只有患者身上完全没有检测出病毒时才能出院。“经过测试后,我们非常肯定,该阶段患者已不再具有传染性。”当然了,对于患者本人来说,十天后出院和两到三周后才能出院,差别巨大。
“要在十平方米大的地方保持平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对他来说,德国的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是“英雄”,因为他们耐心等候在隔离区里,忍受着与家人的分离,宁可被长时间隔离,也不跑去外面威胁别人的生命。而且,他们还得不断看到网上是怎么议论自己和这种病的。“即使他们隐姓埋名,也会持续处在公众视线的包围中。”文德纳说。“在那个十平方米大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呆着,其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尽管目前为止还没有观察到心理层面的直接后果,我还是认为这会对很多病人产生影响。”
文德纳很高兴他和他的同事们能获得关于病毒的新认识。“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到患者。”即使是在他工作的传染病区之外,人们也能从这些知识中获益。“通过临床医学研究,我们能够告知患者归家的日期,也许还能为疫苗的开发做出贡献。”
另外,目前文德纳与他的团队也在进一步研究是否能从空气中过滤掉病毒微粒。发生在中国医护人员之间的大量传染案例表明,不能排除空气作为传染路径的可能。多人病房中如果有病毒过滤器,既可以保护我们医生,也能够保护患者。
这段时间里,最初的九名感染者中,六名已从施瓦本医院出院。医生表示其中大部分人留院只是为了观察,并没进行太多治疗。几天来,德国未出现新的病例。“我们希望现状能维持下去。”文德纳说。“我们也已对可能的状况做好准备。”
原文链接:
https://www.sueddeutsche.de/gesundheit/coronavirus-klinik-muenchen-schwabing-1.4806060
原文日期:时间:2020年2月20日
原文作者:Hanno Charisius
翻译者:Rain
校对:DSOZE
文章中的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