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份由德国联邦政府授权的调查预测了大流行病可能会对德国民众与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专家认为其中的预估死亡率过高,其他的推测听起来则相对合理。(简述)
早在多年前,联邦政府便针对大流行病可能对民众及经济造成的最恶劣影响进行过调查研究。这一份在2013年初就公布了的研究中的景象,在某些点上与眼下正发展的状况相符。该研究预估了病毒从亚洲扩散至欧洲的情况——已被感染的人士携带着假想的Sars流感病毒,通过旅游途径传播至德国并造成进一步感染。然而,研究假定了比当前状况更高(乃至于高数倍)的死亡率。
该研究基于假设:每十位感染者中有一位死亡。这远高于目前调查显示的死亡率,当前专家对死亡率的评估仍保持在极低的个位数。例如柏林的罗伯特 科赫研究所(Robert-Koch-Institut )目前发布报告说,死亡病例占据的比例在“实验室诊断得出的确诊病例”中仅为2%。然而,可能的情况是,“该百分比实际上偏低,因为数据中还涉及住院患者”。该研究还假设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面对同样的感染风险,这也与现状中高龄人士更易患病的状况不符。
“仅一天便有六百万感染者”
研究推演出的结果是,三年之内,德国共有七千八百万人感染,其中七百五十万人丧生。在最早的一波冲击中,仅一天便可能新增六百万感染者。当然,目前由于该“假想流行病”在死亡率的预估上已经和新冠肺炎的现状相去甚远,研究推演的景象大概率不会在现实中上演。值得参考之处在于针对流行病在单体经济领域的影响的预测,以及疾病在世界范围的传播状况。其中提及流行病对国民经济将会产生巨量影响,乃至于整个世界的产业链都会因疾病而崩溃。
德国联邦政府在2013年初将该报告提交联邦议院,目的是提供关于保护民众免受重大风险的相关信息。联邦民防局及救灾办公室(BBK)目前在考虑针对目前新冠病毒传播的预防对策与可能后果时,参考了该研究。
这份由不同的机构、行政部门及罗伯特 科赫研究所共同合作得出的研究,在当前发挥出的作用是令当局尽快启动相应的对策,否则感染人数将会更多。研究的结果之一表明,感染和传播风险会因职业而异。根据该假想,在能源部门(即电力,天然气,矿物油及信息和电信部门),供应基本保持原状。在航空运输部门,由于涉及大量人员接触,一定会出现运行限制及人力短缺。火车运输部门的运行同样会由于人员短缺而受创,与此同时,相对于火车,人们会更倾向于汽车出行。后勤供应中的人力短缺将会对物资生产造成影响。同时,垃圾处理环节也会出现问题。
“五十万张床位等待四百万名患者”
在卫生领域中,该研究显示,医药供应将会率先崩溃。大量的待诊断及待治疗病例将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麻烦。在第一波冲击中,五十万张病床(2013年)的负载量要面对的是四百万名患者,依据标准,这些人都必须住院治疗。在医疗领域,由于感染风险高以及超量的人员需求,将会出现比平时还要高的医护人员流失。医药和防护设备的生产也会出现瓶颈。
同样,在大流行病肆虐的局面下,食品将无法按照平常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供应。疾病还可能会导致社会停转,农业倒退,商店关门。然而金融及保险领域的工作效率则与之相反(保持日常水准)。媒体仍旧可以继续正常报道,然而文化、体育及娱乐领域的活力将会减少。
联邦政府的这一分析远不是目前针对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所造成威胁的唯一研究。早在2019年10月,即新冠肺炎病毒爆发的数周以前,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及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携手世界经济论坛,在纽约共同开展了一场由高级别研究人士主导的危机沙盘推演——事件201(Event 201)。事件201推演的核心,正是眼下世界正在经历的事情——一场迄今尚未被人所认知的冠状病毒爆发,跨越物种的传染,在短世界内传播至全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大约有两百例传染病被记录在案,“其中某例将会发展成全球大流行病,出现这样的严重后果,只是个早晚的问题。”,“事件201”的组织者描述了最初的状况。根据世卫组织的相关研究,传染病的全球大流行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损失约7%,或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5700亿美元,全球经济生活与整个社会都会因此遭受巨大创伤。
实际上,回顾危机沙盘推演,其结果是毁灭性的:在假定的大流行病的最初阶段,18个月内全球将会有六千五百万人死于该新型疾病。“最初看上去是可控的疾病,最终却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里迅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所有被卷入的人只能束手无策地眼看着病毒是如何在当前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中肆虐。
最初的六个月内,该疾病将在几乎所有国家出现,并使经济体系陷入停顿状态。其结果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暴跌11%,股票市场跌至低谷。沙盘推演的操作者在最后得出悲观结论——如果不为这种可能出现的大流行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将为此承受至少十年的后果。
然而,在过去的几周中,该沙盘推演的组织者不得不出来澄清一件事:这份推演绝不是对现下疫情状况的预测。“我们不是预测2019年爆发的新冠病毒会杀死六千五百万人”,她写道。她更多是想通过这一推演来找出对策,探讨世界如何更好地应对全球流行病所带来的威胁。模拟中出现的状况不应与当前正在发生的新冠病毒(nCoV-2019 – 或Sars-CoV-2,当前定名)产生联系。
原文链接:
原文作者:Anja Ettel, Gerhard Hegmann
原文日期:2020年2月26日
翻译者:Rain
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已经退休的德藉华人, 非常支持你们的工作。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