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York Times)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警告称,多达25%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不会出现症状,这个数字惊人之高,使预测流行病进程和准备应对策略的工作变得复杂。
尤其,无症状病例程度之高,使得疾控中心考虑扩大口罩佩戴的范围。
“这反映了病毒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有多快,”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博士在周二的一次采访中告诉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该机构反复强调,普通公民不需要戴口罩,除非他们感到不舒服。但是,新数据表明,有的患者可能感染了病毒但从未感觉不舒服,或者在感觉不舒服之前已传播了几天病毒。雷德菲尔德先生说,新数据使得指导方针“被重新严格审查”
研究人员没有确切数据统计有多少人感染后无症状,或者有些人只是还没出现症状。但是自从去年12月新冠病毒出现以来,他们发现,一些表面上健康的人却能不知不觉传播病毒,这令人不安。
隐性传播的之严峻程度验证了为什么新冠病毒是第一个引发大流行的非流感病毒。
这种新型病毒的传播和流感一样容易,“人们最后一次试图在没有疫苗情况下,阻止流感传播是什么时候?”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博士称。
他和其他专家说,由于任何疫苗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减轻新冠大流行的最佳途径是社会隔离。因为人们可能会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即使他们感觉很好,仅仅要求身体不适的人呆在家里远远不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专家不顾疾控预防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敦促每个人都戴上口罩,以防止那些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的人传播病毒。
一些专家表示,就像流感一样,这种病毒似乎可以通过大飞沫和小于5微米的飞沫传播,被感染者可能在咳嗽时,或是呼气时传播飞沫,释放病毒。他们强调,这两种粒子中的病毒水平都很低,所以仅仅是被感染者慢跑或散步并不会使人们处于危险之中。
专家们一致认为,感染是由那些没有报告症状的人传播的——他们称此过程为无症状传播——但他们也注意到这个术语有些费解之处。
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染病健康专家杰弗里·萨满博士说:“没有标准的定义,这有点荒谬,你会很迷惑:自己到底算是有症状、还是没有。”但他团队的研究表明,一些人从来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症状,其他人不能区分吸烟咳嗽、过敏、其他症状和感染,还有一些人还可能强烈地感觉每一种症状。
有多少比例的人看起来完全没事,但是后来发病?这一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语义上的争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报道称,一名显然没有症状的传播者后来承认自己有轻微的症状。
最后,萨满博士说,这些定义并不重要。因为定义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让人理解病毒流行的真实范围。
他说: “总而言之,有些人在外面散播病毒,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
考林博士的团队分析了中国对病毒流行不同阶段的统计数据。世界卫生组织派往中国的代表团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感染该病毒的人都有明显的症状。但他的分析显示,在疫情爆发的最初几周,中国设置了很高的确诊标准,即需要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烧和拍肺炎胸透后才算确诊。
此类标准忽略了温和及无症状的病例,因此,研究小组大大低估了病毒在中国爆发的规模和性质。
“我们估计,在中国,20% 至40% 的传播事件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前,”考林博士说。
另一项分析对钻石公主号游轮上数百名隔离人员进行观察,证实了这一结论。2月5日该船停靠日本后,研究人员对所有乘客进行了检测,并在两周内对多次检测出病毒阳性的乘客进行了复查。他们发现18%的受感染乘客始终没有任何症状。
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杰拉德·考维尔博士参与了这项分析,他说: “新冠病毒无症状病例比例之高相当惊人。”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不经检测就断言我们中的任何人不是潜在携带者,”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新型传染病研究中心的专家伯格斯特罗姆博士称。“因此,尽管我今天感觉很好,之前感觉也好,且没有接触过有任何症状的人,但是今天出去走动仍然是不负责任的。”
原文链接:https://www.nytimes.com/2020/03/31/health/coronavirus-asymptomatic-transmission.html
原文日期:2020.03.31
原文作者:Apoorva Mandavilli
翻译:Eric Zhang
校对:Jane
文章中的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